(6)李其志名下股权5万元为其真实持有(附考核条件和期限),145万元为代吴光胜持有;
(7)孙荣军名下股权3万元为其真实持有(附考核条件和期限),87万元为代吴光胜持有。
2009年8月14日,华讯方舟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梁淑英将其所占11%的股权以人民币330万元转让给梁俊(梁俊为梁淑英之侄),另外的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2009年8月14日,梁淑英与梁俊签署《股权转让合同》,并经深圳市南山区公证处公证。
注:因梁淑英离开公司,由其代持的部分股权转由其侄子梁俊(为华讯方舟员工)代持,未实际支付股权转让款。
2012年3月19日,华讯方舟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梁俊将其占公司11%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黄永江,李其志将其占公司5%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黄永江,另外的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2012年3月19日,梁俊、李其志与黄永江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对上述股权转让出具股权转让见证书。
注:(1)因梁俊离开华讯方舟,同时出于激励,吴光胜指定梁俊分别赠与黄永江、陈鸿珅股权5.775%股权(173.25万元)、5.225%股权(156.75万元),陈鸿珅将该部分股权交由黄永江代持。
(2)李其志未能完成考核任务,吴光胜收回对应股权并指定其转让给黄永江2.625%股权(78.75万元)、陈鸿珅2.375%股权(71.25万元),陈鸿珅将该部分股权交由黄永江代持。
2012年6月25日,华讯方舟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项俊晖将其持有的公司7.81%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黄永江,将其持有的公司10.666%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转让给吴光胜,同意沈姝利将其持有的公司4.167%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转让给吴光胜,将其持有的公司4.762%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转让给何乐强,将其持有的公司0.571%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转让给孙荣军,将其持有的公司12.5%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转让给深圳市银鼎东科技有限公司,另外的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2012年6月25日,项俊晖、沈姝利及黄永江、吴光胜、何乐强、孙荣军、深圳市银鼎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对上述股权转让出具股权转让见证书。
注:(1)吴光胜指定项俊晖赠与黄永江、陈鸿珅股权4.10025%股权(123.0075万元)、3.70975%股权(111.2925万元),陈鸿珅将该部分股权交由黄永江代持。
(4)出于激励,吴光胜指定沈姝利将其代持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何乐强,同时约定考核条件。
(6)深圳市银鼎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29日,其中李序城持股26%、辛见卓持股17.5%、唐检英持股17.5%、李军持股17.5%、李文才持股13%、秦小利持股8.5%。银鼎东股东均曾向吴光胜提供帮助,为表感谢,吴光胜指定沈姝利将其代持的部分股权无偿赠予银鼎东股东。
2012年7月5日,华讯方舟召开股东会审议引入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元/股),并将注册资本增加至3,571.43万元。深圳新洲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深新洲内验字[2012]113号验资报告,对华讯方舟本次增资进行审验。
因何乐强未能完成考核,吴光胜收回其代持股权。2012年11月30日,华讯方舟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何乐强将其持有的公司4%的股权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吴光胜,其他股权放弃优先购买权。2012年11月30日,何乐强与吴光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对上述股权转让出具股权转让见证书。
2013年10月18日,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4月华讯方舟科技全体股东和华讯方舟科技、长城国融签署《增资协议书》,华讯方舟科技全体股东同意增加长城国融增资148.81万元作为公司股东。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如下:
注:长城国融同时与华讯方舟投资签署了股权回购协议,2016年1月14日长城国融股权转让至长城新盛。
2016年1月,公司用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至2亿元人民币,增资后公司股权结构如下:
2016年3月,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0万元增加至40,000万元,并增加股东深圳方德信基金有限公司。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如下: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吴光胜先生。公司实际控制人详情参见本节“四、股权结构图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收购概述:2014年12月29日,发行人完成对恒天天鹅股份有限公司29.80%股份的收购,发行人成为恒天天鹅的控股股东。
转让方: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天集团”)、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天纤维”)
标的股份:本次收购股份共计 225,695,802 股,占恒天天鹅总股本的 29.80%,其中,恒天集团转让其所持恒天天鹅45,791,607股,占恒天天鹅总股本比例为6.05%;恒天纤维转让其所持恒天天鹅179,904,195股,占恒天天鹅总股本比例为23.75%。上述股份性质均为非限售流通国有法人股。
收购价格:本次股份收购综合考虑恒天天鹅的实际价值,并参照恒天天鹅股票当时证券交易市场交易价格等因素,协商确定的标的股份收购价格为人民币5.94元/股。股份收购价款总额共计人民币134,063.31万元。
参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并以发行人及交易标的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3年度的财务指标和交易价格计算,本次收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注:上述发行人(合并口径)数据摘自发行人2013年审计报告。被收购资产的资产总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者的权利利益指标均以交易价格与孰高取值。
方案概述:恒天天鹅置入发行人全部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并将原有传统业务置出。本次交易完成后,恒天天鹅保留发展前途较好的基碳纤维业务,并逐步发展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置换工作完成后,本次置出资产由恒天纤维进行回购。
置入资产:为发行人持有的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相关的资产及负债(含或有负债),包括南京华讯100%股权及成都国蓉100%股权。
置出资产:恒天天鹅传统业务相关的资产及负债(包括或有负债),具体为:恒天天鹅持有的除3.3亿元现金、华鑫方舟51%股权、吉研高科60%股权及上市公司对吉研高科的债权以外的其他全部资产及负债。为了更好的提高拟置出资产的实施效率,减少资产、负债的过户环节,交易各方确定以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鹅新纤”)为拟置出资产的承接主体,承接拟置出资产的资产、负债及人员。
置入资产评定估计价值: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中联评估采用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对南京华讯100%股权及成都国蓉100%股权进行评估,对两种评估方法的评估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后,确定收益法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其中,南京华讯100%股权的评估值为163,354.12万元,成都国蓉100%股权的评估值为7,590.46万元,根据交易协议,确定本次置入资产交易价格为170,944.58万元。
置出资产评价估计价格: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中联评估采用资产基础法对本次拟置出资产做评估,本次置出资产的评估值为108,209.26万元,根据交易协议,确定本次置出资产交易价格为108,209.26万元。
交易价格:置入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70,944.58万元,置出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08,209.26万元,交易的差额部分由资产作价较低的一方在股东大会审议同意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日后向资产作价较高的一方以现金方式来进行补足。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交易的差额部分确定为62,735.32万元,已由恒天天鹅向发行人以现金方式来进行补足。
置出资产回购:根据发行人与恒天纤维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及《回购协议》第2.1条所约定的回购价格计算方式,双方一同确认,发行人以47,405.96万元的价格,将天鹅新纤100%的股权转让给恒天纤维。
对于发行人:本次资产置换过程中,置入资产为天鹅新纤100%的股权,置出资产为南京华讯100%股权和成都国蓉100%的股权;回购过程中,置出资产为天鹅新纤100%的股权。参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并以发行人及交易标的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4年度的财务指标和交易价格计算,本次资产置换和回购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注:上述发行人(合并口径)数据摘自发行人2014年审计报告。置换中置入资产和回购中置出资产营业收入摘自经天职国际审计的向恒天天鹅出具的置出资产财务报告,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所有者的权利利益指标均以交易价格与对应指标孰高取值。置换中置出资产数据为南京华讯(整合后)及成都国蓉单体数据的汇总数。
上述股权收购和重大资产置换前,发行人主要营业业务为微波通讯业务和军工业务;上述股权收购和重大资产置换后,发行人主要营业业务仍为微波通讯业务和军工业务。经过上述资产重组,发行人的主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未发生实质变更。
经过上述资产重组,发行人实际控制人仍为吴光胜先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截至2017年3月31日,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共54家,基本情况如下:
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恒天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月,是发行人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简称“华讯方舟”,股票代码为000687),于2015年完成重组的华讯方舟,是一家致力于推进国防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防务服务商。截至2017年3月31日总资产37.73亿元,净资产13.76亿元,2017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28,276.35万元,净利润1,099.54万元。截至2017年3月31日,发行人共持有华讯方舟2.26亿股,持股票比例为29.80%,所持股票全部用于质押。
华讯方舟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是发行人控股子公司,主要是做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化用户个人信息网络终端产品、机器人、电子书包的研发、生产、销售;PCB加工(不含印刷电路板的生产)与销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服务;货物进出口服务等。截至2017年3月31日总资产4.95亿元,净资产2.48亿元,2017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4,911.18万元,净利润1,025.52万元。
贵州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是发行人控股子公司,主要是做于批零兼营:手机及手机配件、通讯设备、电子科技类产品、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计算机及配件;计算机系统服务。截至2017年3月31日,发行人持有其70%股份。截至2017年3月31日总资产7,647.12万元,净资产5,793.26亿元,2017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5,177.73万元,纯利润是-256.53万元。
吴光胜先生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39.98%的股份,是发行人的控制股权的人,也是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
截至2017年3月31日,发行人与实际控制人及各级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如图所示: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控制股权的人吴光胜实缴出资15,993.60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39.98%的股份,故吴光胜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个人介绍见下述实际控制人简介。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控制股权的人黄永江实缴出资7,526.40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18.82%的股份,为发行人的第二大股东。
黄永江,男,1953年出生,汉族,党员,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学士毕业,现任公司董事及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曾任航中工具总厂总工程师、浙江港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1996年开始从事通信行业,先后在美国华特通讯有限公司(World Communications Group)、光通网络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太极通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地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担任CTO/VP。2007年至今供职于华讯方舟科技。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控制股权的人项俊晖实缴出资3,010.56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7.53%的股份。
项俊晖,男,1969年出生,汉族,湖北沙市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专学位毕业,现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曾供职于湖北省沙市市建筑设计院、广东省顺德市水利局,1996年投资组建顺德市碧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03年至2007年先后担任深圳市星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深大中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普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7年投资组建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任职董事及副总经理。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控制股权的人冯军正实缴出资1,128.96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2.82%的股份。
冯军正,男,1977年出生,汉族,吉林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毕业,现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曾任深圳市中讯天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邦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武汉圣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润汇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2007年8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法人股东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缴出资6,021.12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15.05%的股份。
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5号4501房,法定代表人是吕向阳先生,公司营业范围为:企业自有资金投资;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项目施工;日用杂品综合零售;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能源管理服务;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百货零售(食品零售除外);投资管理服务;技术进出口;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资产管理(不含许可审批项目);投资咨询服务;企业财务咨询服务。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法人股东深圳市银鼎东科技有限公司实缴出资3,951.36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9.88%的股份。
深圳市银鼎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9.2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二社区怡安花园B2栋1301,法定代表人是辛见卓先生,公司营业范围为:电子科技类产品,通讯产品的研发技术与销售;国内贸易。(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法人股东长城新盛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实缴出资1,568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3.92%的股份。
截至2017年3月31日,公司的法人股东深圳方德信基金有限公司,实缴出资800万元人民币,直接持有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2%的股份。
深圳方德信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法定代表人是钟梁,公司营业范围是:企业上市业务咨询、财务咨询及别的信息咨询(以上均不含限制项目);项目投资(具体项目另行申报);投资咨询、投资管理(不含限制项目);受托管理股权互助基金(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募集和发行基金及其它限制项目);受托资产管理(不可以从事信托、金融实物资产管理、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
吴光胜,男,1979年出生,身份证号691。持有公司39.98%股权,现任公司副董事长,系华讯方舟科技的创始人和实际运营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光胜先生2001年至2005年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研究院总部党委干部、ABCS项目组联调组长、科技开发管理部部长助理,2005年至2007年担任北京庄源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副董事长。2007年创办华讯方舟科技。目前还担任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商会理事。
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控制股权的人和实际控制人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股权质押情况如下:
发行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均未发生《公司法》所禁止的各项情形及行为,符合《公司法》等法律和法规规定的任职资格。发行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任免程序和内部人事聘用制度。发行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教育背景、专业资历和工作经历能确保其在公司履职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吕向阳先生:男,1962年出生。1993年创建融捷投资控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是做房地产、纺织品等传统行业的经营。2012年8月加入公司,现兼任公司董事长、融捷投资控股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发行人15.05%的股份,未持有发行人债券。吕向阳先生为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吴光胜先生:男,1979年出生,武汉大学博士学历,公司创始人和实际运营人。2001年至2005年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研究院院总部党委干部。2005年至2007年任北京庄源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副董事长。2007年至今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商会理事。2013年被中国科技部评定为“科学技术创新创业人才”。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吴光胜先生持有发行人39.98%的股份,未持有发行人债券。
赵术开先生:男,1976年7月出生,博士学历。曾任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资源协作部副主任,北京景弘嘉信投资有限公司CEO,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现任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本公司监事会主席。
项俊晖先生:男,1969年出生,毕业于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曾任职于湖北省沙市市建筑设计院、广东省顺德市水利局、并先后任深圳市深大中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普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华讯方舟集团董事,集团高级副总裁、微波通讯事业部总经理。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项俊晖先生持有发行人7.53%的股份,未持有发行人债券。
黄永江先生:男,1953年出生,汉族,党员,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学士毕业,现任公司董事及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曾任航中工具总厂总工程师、浙江港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1996年开始从事通信行业,先后在美国华特通讯有限公司(World Communications Group)、光通网络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太极通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地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担任CTO/VP。2007年至今担任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科学家及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黄永江先生持有发行人18.82%的股份,未持有发行人债券。
冯军正先生:男,1977年出生,汉族,吉林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毕业,现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曾任深圳市中讯天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邦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武汉圣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润汇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2007年8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冯军正先生持有发行人2.82%的股份,未持有发行人债券。
李晓丛先生:男,1967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曾任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兴合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执行副总裁。现任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监事,本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曹雷先生:男,1957年生,汉族,党员,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曹雷先生具有20多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熟悉和擅长企业的资本运作、国内及海外上市业务,投融资业务。著有《证券市场——私人投资指南》(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中国烟草专卖法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等多本专著、发表各类证券和资本运作的理论文章近百篇。先后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任《证券市场导报》编辑部主任、为深圳《证券时报》的创始人和主要负责人。曾担任深圳地天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香港地天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丁庆先生:男,1960年生,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党员。曾任原石油部计算机中心系统软件室主任、轮南油田自动化项目总监、深圳市黎明工业公司计算机事业部经理黎明数码科技公司总经理、深圳市光电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科技部、工信部和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评审专家、圳华日中科智能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首席技术官;现任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深圳市太赫兹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科技部、工信部和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评审专家,宝安区政协委员。
姚传斌先生:男,1973年8月生,海南琼海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贸易经济学士。曾任海南寰岛万泉河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科副科长,金蝶集团(HK:00268)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华南区市场总监,天涯社区电子商务部经理,金蝶集团中间件公司市场总监、集团投资发展部总经理,年年卡集团(HK:03773)战略发展总监。现任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战略与投资管理中心总监。
曹克先生:男,1974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中国南开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曹克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拥有逾十年经验,在专业投资及项目管理方面有逾五年经验。先后担任广东溢达纺织企业有限公司、上海杰米国际有限公司、广东启德教育集团CFO或首席财务官职务。2010年1月加入融捷集团,历任投资总经理、投资总监,现任集团副总裁兼股权投资事业部总裁。自2012年12月起,一直担任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同时担任深圳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付红莲女士:女,1980年11月出生,安徽蚌埠人,暨南大学会计学本科,会计师职称,清华大学硕士在读。曾任深圳特发通成实业有限公司成本会计,深圳毅兴星科技有限公司主管会计,深圳市中汽华联实业有限公司财务主管。现任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徐健先生,男,1982年12月出生,安徽芜湖人,毕业于安徽大学,管理学士,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曾任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000521)资金管理部资金主管,华林会计师事务所高级项目经理,安徽佳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首席财务官。现任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监。
截至2017年3月31日,发行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SZ.000687)的持股情况如下:
(四)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兼职情况(五)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法违规情况
本公司的营业范围为:安检设备的研发、销售与租赁;计算机软硬件、通讯产品、移动电话机的技术开发及销售;金属材料、半导体的研发及销售;电子科技类产品的销售;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禁止和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信息服务业务;安检设备、计算机软硬件、通讯产品、移动电话机、金属材料、半导体的生产。
目前,公司主要营业业务包括华讯微波通信业务、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太赫兹人体安检仪业务等。其中对公司营业收入贡献较大的业务主要是卫星通信业务和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
公司微波通信业务主要承担AirMobi系列超高频无线通信系统(Microwave Down Converter,简称“MDC”)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业务。
公司主要是为全球各大卫星通信运营商提供地面接收设施,企业来提供的MDC可实现使用同一地球站就可以完成普通电视卫星接收、超高清电视卫星接收、以及星地双向宽带数据的传输。在民间及商业卫星通信领域,部分卫星使用Ku波段传输信息,部分卫星使用Ka波段传输信息,目前公司生产的MDC为双极化双本振多输出微波通讯变频器,用于一星多用户卫星通信信号接收,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可实现Ku和Ka波段兼容,实现用户多样性需求,降低客户成本。
公司MDC产品的销售业务主要由Hybrid Quantum Enterprise Co.,Ltd.(简称“HQ”)代理。HQ公司主营业务为设计及测试超高频砷化镓组件,研究高铁超高频通信的应用,在高频行业从业达40余年,在全球特殊微波应用领域有良好声誉。
公司产品主要需求方为全球五大卫星通信运营商,由于公司进入相关行业时间不长,客户基础薄弱,2012年开始公司尝试与HQ初期合作,并于2013年确定更深层次的技术与业务合作,HQ由此成为公司进入欧美市场的重要助力。
公司与HQ从2012年开始建立战略合同,HQ协助公司共同开拓市场,公司与HQ经技术整合后,提供满足卫星通信要求的技术和产品。合同签订方面,对于卫星通信系统和微波产品的直接销售由HQ与境外卫星通信运营商直接签订销售合同,然后HQ再与公司签订供货合同;货物运输方面,由公司直接交货到境外卫星通信运营商指定仓库,由卫星通信运营商安排货运;结算方面,HQ与公司直接结算,也有部分货款直接安排支付给华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期销售接洽过程中,由公司和HQ直接与海外运营商当面洽谈,销售链条流程取决于公司和运营商的谈判结果,并由此逐渐掌控积累客户资源。公司海外销售战略思路为:进入市场初期,尽量遵从当地老牌国家的传统销售架构和模式,通过代理模式,将产品直接供给卫星通信运营商并以此成功进入当地市场,以此打开市场获取长远发展。
公司军工业务运营主体为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015年完成对华讯方舟股份的重组,置入公司全部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并将恒天天鹅(华讯方舟股份曾用名)原有传统纤维纺织业务置出。
华讯方舟股份通过向国内各军工企业、科研院所或军工配套企业销售软、硬件集成产品获得出售的收益。其军事通信配套产品的增值主要来自于对各软硬件系统的研发、集成运用和组装调试。
由于军工业务涉及国防安全和保密,国家对承制单位采取军用装备生产资格许可管理。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三证”,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国家保密体系二级以上(含二级)资格认证及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B-2009)。
华讯方舟股份核心业务包括军事通信、特种飞行器、制导武器、雷达、情报侦察等,主体业务由子公司成都国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国蓉”)和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华讯”)承担,华讯方舟股份主要承担管理职能。南京华讯和成都国蓉产品侧重不同,运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两家公司生产运行都是以项目形式进行。具体来说,成都国蓉以电磁信息、情报侦察、特种飞行器、模块化产品、模拟仿真系统等为主营业务方向;南京华讯以数据链、自组网设备、光学成像系统等为主营业务方向。
公司收入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天利航空科技实业公司等大宗客户的研发任务,为客户提供军事通信领域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相关这类的产品具有高单价、高品质、小批量、长周期等特点。公司2015年军工业务板块收入主要来自于自组网信息安全系统、TM-55小型数据链终端和TM35小型数据链终端出售的收益。公司自组网信息安全系统是华讯方舟股份上市重组后南京华讯在智能自组网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之上新开拓的销售业务,硬件产品占比较大,毛利率较低;TM-55小型数据链终端和TM35小型数据链终端技术上的含金量较高,毛利率相比来说较高。由于公司产品均依照订单生产,故产销率均为100%。
空间通信技术主要是以卫星与地球站为载体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空间通信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通信技术,其具有优势显著,尽管空间宽带通信产业才起步,但是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6月发布的2016年《全球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083亿美元,比2011年的1773亿美元增长17.48%。
卫星通信服务业作为卫星产业最大的子产业,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1274亿美元。其中,消费类服务(卫星电视、卫星音频、卫星广播)仍是卫星服务主要构成部分,达到1043亿美元,占比超过81%,其中卫星电视的市场规模达到978亿美元,同比增长3%,占卫星服务业收入的77%和大众消费收入的94%;随着新兴市场的增长,全球有2.3亿卫星电视用户;全球卫星电视收入的42%来自美国。卫星音频广播收入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9%;卫星音频广播用户在2015年增长了8%,达到2960万,主要的客户群在美国。卫星宽带收入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用户数增长到约180万。预测到2020年,北美卫星宽带通信接入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近年来,以美国的休斯网络公司、卫讯公司、加拿大的电信星公司、欧洲通信卫星组织(EutelSat)、英国阿万蒂(Avanti)公司均在全力发展Ka频段的卫星宽带通信能力。
在当前卫星宽带接入用户的市场分布上,北美卫星宽带市场订户占全球的83%,亚洲占10%,其它地区占7%左右。在全世界内,北方天空研究所预测卫星宽带用户数量预计从2015年的180万增长到2020年的约600万,预期的订户增长大多数来源于北美和西欧。
我国当前在轨国产通信卫星共 12 颗,采用东方红-3号和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大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运营。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13 年,我国卫星应用产值约为 1160 亿元,其中卫星导航 1040 亿元,卫星通信 110 亿元, 卫星遥感 10 亿元。
在中国市场,在卫星服务业子产业,我国当前其实是以卫星电视、卫星广播等服务为主,而转发器、宽带接入、移动通信等服务业务所占比例较小。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预测,至2015年,我国卫星电视用户数约为1.7亿户,到2020年,我国卫星电视用户数将达到近3亿户。所以在国内卫星通信领域,未来的市场增长主要依赖于卫星电视有需求量开始上涨,所以未来市场对公司的高频元器件会有较大的需求量,推动公司持续的发展。
当前,我国仅有少量卫星可提供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服务,不能够满足我国的需求。在行业应用上,我国卫星宽带通信技术已开始在航空进行试商用,根据最新的报道,我国多家航空公司慢慢的开始着手相关测试,未来将会率先在民航领域提供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在民航客机上为旅客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
国内同类企业如四川九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常为国有企业背景,目前主要市场为国内“村村通”项目,但在产品技术与生产工艺上瓶颈难以突破,其产品在政策以外的国际市场中仍属于低端产品。
华讯的超高频产品定位商用领域市场,行业定位门槛较高,正好与国内等卫星通信业巨头错开,且是国内唯一打入世界前五大卫星运营商的企业,出口规模巨大,占领欧美高端市场。
当前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日益复杂,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诸多威胁国家安全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近几年我国的国防费预算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4~2015年国防开支复合增长率达到13.44%,2014年我国国防预算增加12.2%至8,082.88亿元,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1.5%,不仅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也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要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军事实力,中国军费支出仍将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
作为军事工业的重要分支,军事通信是军事体系对抗的重要工具。从国际视野来看,美国军事通信工业能力极强,已建成全球最先进的C4ISR(军事指挥控制通信专网),能满足美国军方各种通信的需求;由于技术进步和正在转型的军事条令的驱动,欧洲军事通信工业得以迅猛增长,包括软件无线电台、数据链、班级电台、用于近距离支援的空—地链路和卫星通信等领域;俄、日、印等周边国家以及欧洲诸国也结合各自国情和军情,加快电子信息装备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军队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为落后。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数据,美国1999年C4ISR市场规模达到1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到2012年,美国C4ISR市场规模达到755.3亿美元。我国C4ISR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全链条产品普遍成熟还有较大差距。由于有国际先进技术作为参考,我国C4ISR的高速发展期比美国要短,预计未来将有3~5年的25%以上增速的高速增长阶段,2013年我国国防开支为7,202亿元,按国防开支10%~15%增长测算,C4ISR占比2018年提升到美国2012年的水平(11.1%),则2018年我国C4ISR相关开支将近1,440亿元。
目前,由于军工通信行业技术壁垒、市场准入壁垒和信息壁垒较高,以及国家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没有形成某种产品独家垄断局面等原因。我国军工通信行业主要生产企业为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烽火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无线电厂等,各企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领域分别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我国的碳纤维产业在过去的20年内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的突破。目前我国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研制和生产,以及设备制造的厂家有百余家。其中大多是生产体育休闲用品,从事航空航天等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和生产单位有10余家,从事纤维缠绕和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企业40余家。在产品品类方面,我国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T300级碳纤维已经能够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T800级碳纤维已经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T800级碳纤维慢慢的开始试生产,而高强高模型碳纤维M50J的生产出技术已经有所突破。
受制于产量产能,我国碳纤维制品仍大量依赖进口。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我国高端碳纤维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每年进口的碳纤维及碳纤维制品的总量在1万吨左右,进口依存度依旧在高位徘徊,但出现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4年我国碳纤维及制品进口量为11,726.9吨,其中,碳纤维进口量为1,658.6吨。值得指出的是,其进口量同比出现17.4%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国产碳纤维的产量进一步增长,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国内产业升级,对碳纤维求“材”若渴。电动汽车、航空航天、风电大叶片三大应用领域驱动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电动汽车领域,电动车续航里程远低于传统燃油车,必须轻量化增加续航里程,碳纤维因其高模量、高强度、轻质量等特性成为增加续航里程的最佳选择。宝马率先与西格里(SGL)联合开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i3电动汽车系列,开创碳纤维大批量应用新时代,预计2020年,电动汽车领域碳纤维需求量有望达18,750吨。航空航天领域,国产C919大型客机商业化进一步推动碳纤维行业快速发展。C919大型客机尾和侧翼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据报道,C919预计2016年首飞,其商业化将拉动国内对碳纤维材料的需求,预计2020年航天航空领域碳纤维的需求量将达到22,800吨。风电应用领域,大功率、长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发展趋势。随着风电叶片碳纤维化占比不断提高,预计到2020年碳纤维需求量为30,720吨。国内碳纤维产业爆发在即,成套装备作为关键点将最先受益。碳纤维产业爆发初期,生产设备是碳纤维的产业化关键点,且技术壁垒最高。目前国内已拥有少数制造设备的生产厂商。随着碳纤维下游需求爆发,设备生产商有望优先受益。
高端碳纤维产品由于技术和生产壁垒高,被日美垄断。2014年全球前五大碳纤维供应商——东丽株式会社、帝人株式会社、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德国SGL集团和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占全球的60%左右。由于技术封锁,高端碳纤维产品一直被日美垄断;国内碳纤维起步较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产业规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包括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中油吉化集团有限公司、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国家对卫星通信未来发展规划,预期将建设国家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国内市场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军用卫星通信领域迎来大发展,相关舰载、车载、单兵等多型号卫星通信地面设备预计将形成100亿元以上市场规模,如考虑民用卫星通信市场,空间将更大。
2011年12月29日,国新办发表的《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扩展卫星通信领域增值服务业务,推动卫星通信商业化进程。 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卫星应用产业专项鼓励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2013年组织实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高技20123581号),鼓励企业发展卫星通信应用、卫星导航应用、卫星遥感应用、航天配件等产业,并针对专项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应用,支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的应用需求,带动卫星及应用全产业链快速发展。2013年10月,财政部公示了2013年卫星及应用项目拟支持单位名单,共有51个项目进入名单,项目总额约在10亿元左右。其中北斗的项目占比提升,超过70%。更多通信设备行业最新相关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1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工业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将信息领域(网络设备、数字移动通信产品、软件及应用系统等)作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2013年,国务院发布《2013国防白皮书》,指出机械化战争形态正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主要国家正大力发展军事高新技术,抢占太空、网络空间等国家竞争战略制高点;同年,在《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系改革。完善新型作战力量领导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2014年中央政治局在党的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认为,军事核心思路是军工信息化,限制我国军工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实现各军种之间互联互通。发展重点是建立全国联合作战体系、进而实现军工信息化的大发展;2015年,中国在《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同年《中国制造2025》、《中国的军事战略》强调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013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碳纤维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水平,初步形成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十三五”新材料规划有望进一步凸显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材料的重要性。
国内同类企业如四川九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常为国有企业背景,目前主要市场为国内“村村通”项目,但在产品技术与生产的基本工艺上瓶颈难以突破,其产品在政策以外的国际市场中仍属于低端产品。
华讯的超高频产品定位商用领域市场,行业定位门槛较高,正好与国内等卫星通信业巨头错开,且是国内唯一打入世界前五大卫星运营商的企业,出口规模巨大,占领欧美高端市场。(华讯方舟9°KA波段大系统被IEEE授予卫星通信领域最具突破性产品创新奖,战胜了作为同期竞争对手的美国休斯和日本川崎。)
华讯自身拥有系统设计、产品设计及材料设计的能力,能够为系统整合商提供大系统中子系统或者小块模组的优化设计。
华讯自身拥有充沛的高阶人力,由于超高频的生产要求和品质要求非常高,所以充沛的高阶人力资源也是能够打入海外市场的原因。
1)公司为全球各大运营商提供系统设计、产品设计等服务,并通过自有工厂生产卫星通信系统所需设备,为系统整合商提供子、分系统的配套整合。通过自有的领先技术优势,占领市场。
KA频段具有可用带宽大,干扰低,设备体积小的特点。因此,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可为高速卫星通信、千兆比特级宽带数字传输、高清晰度电视(HDTV)、卫星新闻采集(SNG)、VSAT业务、直接到家庭(DTH)业务及个人卫星通信等新业务提供一种崭新的手段。KA频段的缺点是雨衰较大,对器件和工艺的需求较高,但这些都可以采取相关技术手段予以克服。总之,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是在提供双向多媒体业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公司自重大资产置换完成后,致力于成为推进国防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防务服务商,现已成为具有防务特色的高科技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系统一体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信息装备武器化、信息基础设施现代化”是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从最新的国际军事发展的新趋势来看,目前C4ISR是“武器系统化、国防信息化”的最高水平,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从我国的国防力量发展规划来看,“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国防升级换代、军事信息化建设从“单项信息技术应用”到“信息系统集成”的转型期,即打造C4ISR的关键时期。公司自主研发的军事通信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C4ISR。
公司历来重视研发投入,主导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趋势,依托于全球领先的人才体系和技术体系,已积累了新型超宽带相控阵天线、全彩、通透型头载显示设备、电磁信息、特种飞行器、数字伺服控制、精密与超精密光电集成、光电及无人系统集成与产品总装总调等一系列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在特种电源、航空稳瞄、制导与控制、飞机自动操控装置、无线智能天线技术、定向天线自组网技术、恒模调制和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等产品领域,形成(配套)科研和批产优势。
公司积极建设高管团队,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实战经验丰富、具备长远战略发展眼光的高管团队,具备了带领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并不断完善公司各项管理体系,希望在公司强劲的发展势头下,通过有效的管理体系增强发展动力、防范经营风险。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在无线通信、信息采集、数据存储、无线电监测等领域的高水平技术人才。一方面,公司承继了华讯科技军工通信业务研发团队,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补充了无线通信领域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公司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数十家著名高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起长效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已经建成较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公司的研发队伍长期致力于军事通信及配套领域的产品研发工作,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及管理经验。公司通过制定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建立研发人员激励机制,保证研发人员的持续稳定和不断创新,同时高度重视对研发队伍的后续培养,建立了支持公司中长期研发战略的人才储备机制,保障研发核心职位的人才引进和储备。
公司搭建了深圳总部管理平台,打造了南京、成都、北京三大产业基地,建成了产品研发、销售、售后支持等完整的服务网络,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市场开拓能力突出的营销队伍。同时,公司与多家国防工业领域的科研院所和工业单位建立了需求沟通、采购供应、研制开发和服务等方面的良好关系,并成为合格供应商,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客户资源。
公司提出了“聚焦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想。实现聚焦主业,其一是做强做大自有核心项目;其二是通过大规模并购来增强核心业务能力。构筑宽大的护城河。公司积极采用并购手段加快建立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市场认可度,同时获得全产业链上的整体成本优势、渠道优势和牌照优势;主要围绕卫星及太赫兹产业技术及应用,展开并购行动,通过收购领先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及卫星技术提供商,为华讯方舟成为天地一体的全球移动宽带网络综合服务商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利用股权融资、基金杠杆、分拆上市、整体上市等资本市场工具,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卫星数据应用:与中科院电子所合作,共同探索卫星遥感数据的行业应用;与马耳他政府为代表的欧盟合作,打造非洲星,和世界领先的卫星制造商合作,打造华讯亚洲星,与欧美现有的运营商合作,打造美洲星,从而实现“一带一路”卫星网络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构建覆盖全球的移动宽带网络。着力建立太赫兹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卫星产业并购基金、海外并购基金等,主要针对“一带一路”上的相关成熟企业以及技术服务类企业,实施战略整合。
股东获得超常规收益、员工的工作与生活持续提升、社会获得正向的价值导向、政府获得产业创新及税源
1) 从产品话语权到产业链话语权过渡。华讯方舟不仅仅是局限于成为地面系统和空间载荷的产品供应商、方案解决商,更着眼于自有载荷的KA通信卫星和近轨小卫星的研发和制造,着力建立真正的全球卫星网络;通过并购的手段掌握产业链的更高端,华讯方舟将通过并购海外有资质的卫星运营商,从而组建最终实现真正的数据服务的太赫兹阵列网。
2) 秉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市场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华讯将继续沿着微波、毫米波到太赫兹这一技术路线,打造从半导体元器件到以太赫兹通讯为主要载荷的卫星宽带网络的全方位产业生态链,并致力于成为太赫兹技术体系下的全球性平台公司,最终建立太赫兹阵列式的下一代卫星通信网络。同时致力于太赫兹应用研究,推动太赫兹技术应用于天文观测、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制品检测、雷达通信、医学成像等领域。
3)为充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按照“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华讯正在打造的“中国天谷”,也将是国家下一代卫星通信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园。“中国天谷”届时将吸引超高频微波通讯、新材料、物联网、云计算、数字虚拟技术、自动化控制、金融创投等领域的总部型企业集聚,形成以华讯为龙头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并在周边培育若干产值过百亿的配套园区。
随着全球民用卫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内特种行业市场的需要,华讯方舟将依托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及在资本市场上的良好表现,迎来厚积薄发的新局面。
未来华讯方舟科技计划围绕微波通信实现在微波器件、太赫兹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无线宽带、卫星通信、毫米波芯片、卫星互联网+、智慧教育八大领域的扩张。其中卫星通信、太赫兹技术应用、毫米波芯片将是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点,华讯方舟科技未来发展方向也集中这三个方面。
除了卫星通信设施的供应和集成,公司计划向卫星通信提供商和运营商转变,向微波器件的上游扩张。华讯方舟依靠现有卫星通信服务,卫星通信设施和卫星通信系统集等强大业务作为基础,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计划在近期发射自己的Ka频段卫星,为亚洲和非洲提供Ka频段宽带卫星通信资源,逐步实现覆盖全球“天地—体”卫星宽带网络的目标。
公司未来将与劳拉、休斯公司合作,发射华讯Ka系列高轨卫星。同时在适当的实际并购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卫星通信运营商, 实现卫星通信的上业覆盖。
太赫兹技术是世界公认可改变人类未来生活的技术,目前华讯方舟科技研究太赫兹技术有望在太赫兹人体安检影像、太赫兹时域光谱生物检测仪、太赫兹通信与深空探测、太赫兹辐射源四个领域实现突破。目前华讯方舟科技已经成功研制出人体安检仪器。
太赫兹人体安检影像系统能够穿透衣服对人体成像,有望解决机场、海关、大型会展中心、政府要职部门、体育场馆等重要场所的安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制出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实时高分辨成像系统,从而实现对藏匿有危险品的人体进行快速、高效、非接触式的安全检查。
华讯方舟科技研制的人体安检影像系统已经在深圳机场试用,未来技术参数固定后,行业标准完成后、产品认证通过后预计海关、机场等安检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级。该部分业务如确定,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借鉴国外的先进研发方式,整合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的优质产学研资源进行联合攻关,突破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和产品匮乏的困境,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微波、毫米波段的集成电路产品,满足我国的卫星通信、超高频通信、物联网等对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的巨大需求。目前公司已研发出具有颠覆性的毫米波系统集成芯片,已实现在片上传输线、滤波器和天线、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
公司通过置入华讯方舟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并置出传统化纤业务,现在已经成为一家主营业务为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军工企业。
公司本着以“做国家和军队信息技术的推进者”作为使命,未来将重点打造以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并以成为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领域的领导企业为发展目标。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发挥新置入资产在研发技术、产品业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并在新兴市场取得突破,同时借助长期资金市场平台,新置入资产将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后续发展提供推动力;另一方面,吉研高科及华鑫方舟也可借助本次新置入资产的研发优势、业务优势及客户渠道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及推广能力,充分的发挥原有业务与置入业务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