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规划师鲍里斯·尼卡诺罗维奇·沃龙科夫在“公社”拖拉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共产国际”中型火炮牵引车,并成为苏联陆军的制式配备,于1934~1940年在哈尔科夫投入批量出产。
为了进步通用性,“共产国际”中型火炮牵引车运用了T-24坦克的零部件、吉斯(ZIS)货车的驾驶室、KIM 130马力汽油发动机。驾驶室的布局与货车相同,不过驾驶员坐在右侧。
“共产国际”中型火炮牵引车共出产了1798辆,1941年纳粹德国侵略苏联时,苏军共配备了1500辆。此前,少数的“共产国际”牵引车跟从其他军事援助,被送往西班牙和我国。
“共产国际”牵引车在技术上没有优势,选用KIM汽油发动机和五档变速箱,公路最高行进速度30千米/小时,越野时最高速度到达20千米/小时。
这种履带式牵引车能够正常的运用一切等级的汽油,缺陷是油耗高。纳粹德军从前运用过缉获的“共产国际”,并留下了不少相片。
规划并不合理,修理和保养变速箱时,需求拆掉车体后部的货厢。因没有履带调理设备,所以主动轮磨损之后,转弯时履带可能会坠落。因为货厢高度较大,战士很难进入货厢。一起因为栏板较低,放置在内部的物品在遇到高低路面时,可能会翻倒坠落。
“共产国际”牵引车最多能够运载2.5吨货品,并可牵引重达10吨的拖车。牵引车还配备了绞盘,能够在必定程度上协助淤陷的重型配备脱离窘境。
跟着“共产国际”牵引车的配备,苏联炮兵部队的机动性得到显着提高,在阅兵式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共产国际”牵引着重型火炮承受审阅。在战役初期,苏军重型配备损失惨重,简直一半的“共产国际”牵引车被德军炸毁,或许成为战利品。
1940年,“共产国际”牵引车停产,取而代之的是更强壮的“伏罗希洛维茨”重型火炮牵引车。现在,只要三辆“共产国际”牵引车幸存至今,其间保存在战役轿车博物馆的一辆“共产国际”还能够顺畅行进。
假如我们对“共产国际”中型火炮牵引车感兴趣,能够给我们翻译一篇更全面的介绍。